7月31日上午,在新乡市2025年度 “改革促成效 营商谋发展”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(第五场)新闻发布会上,延津县工业用电数据引发关注。2025年上半年,该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.5%,居全市首位,直观展现出工业经济的旺盛活力,这背后是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支撑。
制度建设筑根基
延津县以制度为纲,筑牢营商环境基础。聚焦“无感监测”,建立县级领导重点关注监测事项台账,实行月调度分析,推动监测指标与企业满意度“双提升”。2025年以来,先后出台《延津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奖惩实施办法》等制度文件,将营商环境任务融入日常工作。
为强化监督,该县开展 “群众愁盼干部体验” 活动,让政务服务部门“一把手”通过亲自办、陪同办等方式查找办事堵点。同时建立政府办、发改委、行政审批局联合检查机制,对县乡便民服务中心明察暗访,发现的26项问题均已督促整改,政务效能持续提升。
政务服务提质效
在服务升级上,延津县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。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“豫事办”APP延津分厅,实现县级政务服务事项“应上尽上、全程在线”,社保医保缴费等高频服务“零跑动”,企业和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80% 以上。
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,梳理推出“企业开办”“退休养老”等21项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,2024年以来办件量达9745件。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,通过“政务 + 金融”“政务 + 邮政”模式扩大覆盖,解决13个乡(镇、街道)自助机运维难题,实现政务服务“家门口办”。社保业务更下沉至339个行政村,18项高频事项可 “不出村办理”。
惠企利企强支撑
延津县以惠企为导向,夯实企业发展根基。上线43项惠企政策,2024年以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.44亿元,兑现涉企资金1560 万元。
“我为企业降成本”活动成效显著:榆东工业水厂投运使用水成本降21%;长青生物质等企业的蒸汽供应为36家开发区企业降低用汽成本30%;银行信用类贷款年利率降至3.5% 以下,县担保公司费率从1% 降至 0.5%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。
通过“万人助万企”等活动,实行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,县级领导分包226家规上企业,解决企业诉求。小微企业融资专班走访6307家小微企业、18059 家个体工商户,助企融资8.69亿元。2024年以来,新增市场主体1.32万户,总量达4.44万户,同比增长 8.15%。
法治护航优环境
法治保障方面,延津县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,19个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3250次。“双随机一公开” 监管中,联合抽查部门增至 26个,占比率达88.78%,提升13.29个百分点。
“一站式”诉讼服务中心建立“涉企案件优先办”机制,实现当天立案,法院与不动产中心联动提升查控效率,买卖合同纠纷执行到位率62.65%,居全市第一。“法援惠企便民”专线和法律咨询窗口提供支持,2024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09件,挽回损失540余万元。
此外,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,评查案卷99份,整改问题 120余个。依托“法治延津” 公众号发布执法信息,发挥2个基层联络点和10名监督员作用,完善执法监督体系。
延津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巩红敏表示,将持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,创新服务、完善政策,推动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势头,为县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